我國科學家揭靈長類動物胚胎早期發育關鍵進程
2019-11-09
來源:自集趣事網
據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董瑞豐)中國科學院一支研究團隊近日完成一項體外重現非人靈長類動物胚胎原腸發生的工作,為研究靈長類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過程建立了重要的研究基礎。該成果已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刊物《科學》上。
從發育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一生中重要的時刻不是出生、結婚和死亡,而是原腸運動。這是早期胚胎發育最特殊的階段,細胞會從幾百個直接增加到幾千、幾萬個。一旦發生異常,往往導致妊娠失敗或出生后器官缺陷等重大疾病。
由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研究所、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合作完成的這項研究,建立了一個新的體外培養體系,能夠支持食蟹猴的胚胎在受精后在體外生長長達20天。體外培養的胚胎在結構、細胞和分子水平上都充分反映了植入后體內早期發育的關鍵事件,并且發育達到了原腸胚形成階段。
通訊作者之一、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王紅梅介紹,哺乳動物的受精卵形成囊胚,在子宮著床前后,胚胎中部分細胞開始移動、重排和分化,啟動原腸運動,形成內、中、外三個胚層,為胚胎體軸建立和器官發育奠定基礎。由于倫理限制,體外人類胚胎培養不能超過受精后14天,而靈長類動物原腸運動多發生在受精14天以后,所以生物學家對人類原腸運動這一靈長類動物發育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所知甚少。
相關文章
- 2019-12-04呼吸醫學中心有了設置標準
- 2019-11-29國家醫保藥品新增70個?價格平均下降60.7%
- 2019-11-29從豬瘟疫情之“危”中把握產業轉型之“機”
- 2019-11-29國家基本藥物達685種,顯著降低患者用藥負擔
- 2019-11-29醫保藥品談判成果落地要不打折扣
- 2019-11-29北京口腔醫院將?整體遷至豐臺花鄉
- 2019-11-29新版醫保目錄又多70個“新藥”
- 2019-11-2990后武警獻“熊貓血”救八旬老人
- 2019-11-29北京警方今年抓獲412名號販子
- 2019-11-29本月豬肉平均批發價格下降16.5%